去年8月份,阿里云联手天宇朗通推出阿里云手机,相信大家都比较意外,阿里云是阿里巴巴2009年成立的一家公司,起初是主营云计算,就是亚马逊做的事,随后看到手机市场一片欣欣向荣,隧大旗一挥,开始做起了手机平台,推出了阿里云手机。
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和当初成立时的主营业务早已相去甚远,如今,它想走的更远一步,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传闻称阿里云将和天宇合并,到底是谁收购谁一时说不清楚,最近的版本是成立新公司,荣秀丽任CEO,王坚任CTO,双剑合璧,软硬结合。
不管谁并购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阿里云需要天宇,天宇也需要阿里云,这一点在双方决定推出首款阿里云手机就已经命中注定。在手机领域,有平台提供商,有硬件制造商,如果能做到像苹果一样软硬兼施,那么则天下无敌,现在的平台提供商基本属于谷歌和微软,Android平台由于足够开放性,导致诸多厂商拿来深度加工,然后重新包装改头换面,并以自己的名义来搭建平台,阿里云OS正是这样的系统。
似乎国内企业都比较热衷深度改造Android,但深度定制的平台,依旧是基于Android而来,无论如何发展,都被谷歌制衡,一旦谷歌收紧开源政策,平台朝不保夕,于是做硬件是为长远做考虑。
而另一边,天宇曾经在MTK时期风生水起,但步入触控屏时代,显得后继无力,空有一身的渠道资源和手机制造经验,面对需要高成本研发的智能系统早已迷失了方向,阿里云OS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自己的缺陷,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既然一拍即合,那就拍的再紧一点,阿里云和天宇的结合再一次验证了行业潜规则:软硬件必须结合。
阿里云和天宇合并有多重好处,从长远来看,阿里云和天宇目前相当于左膀右臂的关系,合并之后无需担心对方脱离,双方在合作方面也不必藏着掖着,生怕核心技术被对方偷走,另外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双方的资源优势互补,阿里云主攻软件,天宇主攻硬件和渠道,阿里云的成立,似乎就是为日后的天宇打造的。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就像结婚一样,对方的好坏影响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从目前来看,阿里云OS还不具备和主流手机厂商竞争的条件,从第一款阿里云手机的出货量就可见一斑,另外,合并之后,双方会制定怎样的市场策略,是主打性价比、高性能、高端还是机海战术,抑或是从软件服务入手,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合并之后,阿里云和天宇最好找一个响亮的口号来宣传,比如主打“手机发烧友”的小米,其营销和产品,无疑成为国产手机的一个经典案例,阿里云和天宇如果要成功,必须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