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似乎有备而来,除公开回应商标纠纷外,苹果昨日还主动通知亚马逊等电子商务网站下架所有iPad产品。
“苹果这一举动似乎在表明苹果并不担心产品下架。”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分析道,苹果希望从一系列的动作中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的多次发难并没有对其造成实质性的杀伤力。
虽然苹果表现出并不畏惧的态度,但是有业内人士猜测,苹果此次回应的真正原因在于深圳唯冠打出了工商查处这一张牌。
深圳唯冠不断出牌
与苹果相比,深圳唯冠算是家小公司,其母公司唯冠国际(00334,HK)目前正面临被清退的风险,其负债总额高达38.34亿元,而唯冠国际的创始人杨荣山也在2010年8月被法院颁令破产。
在此情况下,要与强大的苹果对抗,深圳唯冠一直采用的策略就是主动出击。“我们希望能与苹果公司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师谢湘晖一再向记者表示,“虽然此前苹果的律师与唯冠曾有过接触,但始终没有谈到价格问题。”一名唯冠内部人士指出,在此情况下,唯冠开始持续“出牌”。
iPad商标权一审败诉之后,苹果于2012年1月5日向广东省高院提起上诉。就在苹果上诉前,唯冠凭借一审胜诉打出了第一张牌,将广东的苹果经销商告上法院。深圳唯冠还在上海以及北京起诉,要求苹果公司停售侵权产品,上海的诉讼将于本月22日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
此后,深圳唯冠还向海关报备,要求禁止进出口iPad产品。如今,深圳唯冠还打算在美国对苹果进行起诉。“目前已经有3家律师事务所联系我们。”上述唯冠内部人士表示,深圳唯冠目前正在美国寻找美律师事务所起诉苹果,“这3家律师事务所宣称可以向苹果索赔20亿美元。”
他还透露,在美国的诉讼主要以苹果涉嫌合同欺诈为由进行诉讼,针对与台湾唯冠签订的海外协议是否具有真实性进行辩护。
游云庭指出,以上的几张牌似乎对于苹果而言 “不具有实质性的杀伤力”,对于深圳唯冠发起的多个民事诉讼,主要依据将是广东省高院二审的审判结果,目前而言也并没有杀伤力。
就海关报备而言,游云庭认为,苹果的代工产业链在内地,苹果iPad产品主要是出口海外,如果禁止出口,上百万的工人将面临失业,所以进出口被禁止的可能性较低。
在美国起诉,“苹果购买商标的行为是事实存在的”,泛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指出,深圳唯冠以欺诈为由想要胜诉的几率不会太高,“这是知识产权斗法水平,不能归属到合同欺诈。”
如今深圳唯冠手中最为有力的一张牌就是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其可凭借手中已有的商标注册证要求工商部门进行查处。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的工商部门要求苹果iPad产品下架。近日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工商局查扣了45台苹果iPad2,昨日该工商局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对该地区的苹果经销商的销售额进行核算,“这个数字非常巨大”,不久之后,这份罚单即将开出。
苹果的底牌是什么
对于深圳唯冠的一系列动作,苹果昨日有了第一次回应,业内猜测原因有二。
首先,二审的时间逐渐临近,而苹果目前尚未给出任何新的证据,苹果也需要在二审前进行博弈;另一方面,工商层面对于苹果以及苹果供应商的查处是有一定杀伤力的。
“二审维持原判的几率一般在80%,”一名不愿具名的律师指出,苹果二审翻盘的几率并不高。
但苹果是否能够接受二审败诉?二审败诉会给苹果带来多大损失?游云庭认为,首先,苹果对于唯冠科技并非恶意侵权,“只有在恶意侵权的情况下,法院才会判定巨额赔偿。”他估计即便二审败诉,苹果给予深圳唯冠的赔偿数额不会很高。
此外,游云庭分析,苹果还可以选择把损失转嫁给台湾唯冠,台湾唯冠的失误导致了其与唯冠的合同不能正常履行。苹果即便败诉也只需要将iPad3进行更名,这个损失也在苹果的承受范围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指出,iPad商标的真正价值还是由苹果赋予的,但苹果也应该尊重深圳唯冠的商标所有权,事件的最终解决还是应该回归到谈判桌上,而不是两败俱伤。
另外,记者在中国商标网上查询发现,目前涉及计算机类的Pad商标也纷纷被国内企业注册。从字母A到字母Z,都已经别注册,苹果如果需要更名也必须考虑再次购买商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