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缝的严整性
接缝处比较严整,但仔细观察,上下接缝稍稍大于左右接缝。但上下接缝并不是“弹性”接缝,就是用力按压也不能缩小的。从外表观察没有发现卡滞物,所以估计是内部零件尺寸超差造成。
实际上,接缝并不算大,只是亮闪闪的外壳表面夸大了视觉效果而已,如果是深色的亚光便面就不易看出了。
2. 结构强度
这个我没有做过自由落体试验,不知其在各角度高度落下的损坏程度。
估计最易损坏的是屏幕护片。为了尽可能展现屏幕的显示效果,屏幕护片的透明度比黑白机的大大提高,同时硬度也加强了,但脆性也同时增加。 350 屏幕护片的消反光能力不错,不知其成分是否也使得脆性增加。反正如果落下时,屏幕恰好撞击一尖锐物,想必下场一定悲惨, ^_^ 。如果提高护片韧性,恐怕透明度就受到影响了。
按压电池盖的顶部和两侧上部,会有轻微的咯吱声。但打电话和发短信时,背面受力在下部(键盘比较靠下),所以影响很小的。如果在设计制造阶段解决,方法也简单,在该部位补强即可——观察截面,已经补强了——应该是受到电池盖卡扣的影响。因为如想解脱该卡扣,必须先按压电池盖上部,如果折边过厚,反倒可能在上面和折角相交处发生断裂。如果整体增加厚度,就有更多的人喊机身太厚啦。
3. 表面镀层
外壳是光滑的抛光效果,按键是亚光效果,接听 / 挂机键是电镀效果,方向键是砂光效果。
我使用 3 个多月,在背面有一点点磨损。但有 1 人反应在按键上出现掉漆(直径小于 1mm ),如果不是人为磨损,那么可能是漆料杂质造成,买时好好挑挑吧,不仅要垂直看,还应侧视各种角度观察。
据说,欧版外壳是亚光效果,感觉镀层更厚一些。这主要应该是欧亚习惯不同造成的。欧洲人偏爱亚光效果,也是因为欧洲环保法对生产车间的光污染有规定,所以不能使用过于闪亮的材料,他们看亚光比较习惯了。而亚洲人还是喜欢亮闪闪的表面。这在不锈钢厨具和不锈钢管道上更有体现的。由于亚光效果的粗糙度大于抛光效果,所以涂层应该更厚一些。
4. 密封性
350 不是三防手机,音孔处当然不能可靠密封。关键是看屏幕和按键了。
屏幕和屏幕护片之间进灰尘是非常影响心情的,我的 350 用了 3 个多月还完好如初,但论坛上有一人反应进了一个灰尘。其密封性取决于屏幕护片和屏幕与手机边框接触面的平滑贴合。屏幕护片用力推,会有很小的位移,不影响的。
按键之间的缝隙也不必担心,我用手电照明,拔开按键观察,发现所有按键下方均有整体式隔板的。
5. 电池和 SIM 卡的安装
据说,电池的批号不同可能造成电池厚度稍有不同,但因为没有第一手资料,很难说的。论坛上也没人反应过电池接触问题。
手机卡的厚度是有国际标准的,这个数值的偏差也是有标准的,但国内企业的加工精度难以令人满意,应该是很多故意走负偏差(省点材料)或设备精度或设备磨损或人员操作问题造成厚度不足。
而 350 的插式安装,造成卡的压紧只能靠电极簧片的弹力(很多倭系手机都这样设计),没有向下的压力(欧系手机到一般有个弹性卡片之类的),所以如果卡不标准,或变形,或污染,都可能出现问题。
但是,我的手机昨天提示“请检查 SIM 卡”(屏幕灯亮,待机状态,放在桌上,未有任何操作),比较奇怪,重新插拔 SIM 卡,正常。用力摇晃手机,未再发生。不知是否与机站信号有关。但仅此一次,难以推测。
好了,相信大家已经对 350 的外壳做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倭国三菱会故意搞次货给中国使用,因为重新开模具会很费钱的, ^_^ 。但不排除国内企业按图施工但可能部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公差配合没有达到原设计水平的要求。
总体做工还是令人满意的,看看实机,胜于在网上追问抬杠,不是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