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短信
搭建立体营销的大舞台
短信虽然在中国至今只走过了短短五年的路程,但是由于短信业务使用便利、价格低廉、可实现个性化的交流和沟通,再加之如今短信平台及网络对用户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短信业务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目前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仅移动短信一项,2004年的业务量就比2003年增长了58%。过去的短信大量的是节假日的祝福和问候,但随着“超级女声”的问世,短信已逐渐演变为用户参与企业市场营销互动活动的有效工具,聪明的企业更是从中看到了商机,互动短信已成为了厂家进行市场营销的新手段。
信息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广告无所不在的时代,商家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已经在不断地探索更新颖的产品营销手段,很多厂家已不再满足在传统的电视、广播电台和平面媒体上做广告,近期开始将广告转投向网络和一些新兴的传播媒介上。比如国际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在今年夏天就选择了“活跃传媒”的享乐人群互动传播平台,来从事“酷夏娱乐随时MOTO”的新机推广活动,对其新款手机E680I进行广告发布和进行新品现场体验秀。当“享乐人群互动传播平台”的显示屏上播放摩托罗拉E680i手机互动广告宣传片的时候,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直接参与到广告的互动内容中去,实现真正消费者直接与产品零距离接触;这样一来可以加深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印象,二来可以通过消费者的现场互动来亲身感受产品的性能,从而引起对新产品的关注。
据说这场戏的搭台者“活跃传媒”是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运营商的合作来提供这项服务的,也许正是看中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广告推广模式,才促成了摩托罗拉选择“活跃传媒”。而实现这种互动营销的核心技术是由一种可以接收并显示手机短信的大屏幕,及各地区统一的后台控制系统构成。其特点在于每个“享乐人群互动传播平台”的终端投放场所都有各自的特服号,使得短信的发送有相当的针对性,其内容也有较强的地域性。客人可以一边消费,一边发短信对伙伴或对场所内陌生但心仪的对象说出祝福或调侃的话,短信发出后,信息内容就显示在电视屏幕上。音乐过后,大家又不断发送短信,参与电视上显示的各种游戏……
互动短信
催生新兴传播媒介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传媒业已经成为继电子信息、制造业、烟草业之后的又一大暴利行业。现在我们的报纸总数已经达到2119种;全国拥有320座电视台、62个教育电视台,一共播出1100多套电视节目;全国拥有20多座广播电台,播出1700多套广播节目;网络作为一个新的媒体短短的几年间已经拥有了1亿多的网民。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是市场推动的产物,更是新型通信技术手段孵化的成果。
在刚刚结束的“2005短信在中国高峰论坛”上,中国联通的刘健民认为:目前以SP为核心的短信业务模式,将在未来转变为以频道为核心的短信业务模式,也即不同SP提供的不同业务将进行整合分类,最终消费者面对的只是不同的内容频道,如音乐频道、新闻频道、健康频道、生活频道等等。互动短信也就演变为了消费者自觉和主动“订阅”的一个媒体。企业的品牌营销越来越需要采取不同特质的媒体平台为其服务,而不断催生出的新兴传播媒介,则进一步给企业提供了新颖的营销渠道。在互动短信成为人们广为接受和深受喜爱的媒体时,会有更多的企业像摩托罗拉一样将市场营销费用投到具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媒体活动中。除发送短信、定制短信的业务收入之外,商家的新品推广费用和产品宣传广告费用,都将成为运营商和SP们新的一项业务收入来源。
企业营销往往需要低成本、高效率地收集消费者反馈的信息,以及高效地发布企业信息。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企业期望通过手机进行信息发布、业务咨询、售后服务、广告发布、预定或接受定单等。在中国,目前手机用户数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和上网人数,手机已成为从平民到白领随身携带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其随身、随地、随时的便利特征已经使得移动营销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运营商在电信增值业务方面的合作模式日渐完善,计费体系也已非常成熟,只是惟一欠缺的是广告收费的服务模式。因而,今年相继诞生了“短信网址”、“短信实名”等一项项新业务,未来基于这些新业务的移动营销也许会成为短信业务领域中的又一个热点。
有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约4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约3.35亿,小灵通用户约0.65亿,手机网民数量约4500万,活跃用户约1000万。目前与韩国移动电话普及率70.83%、日本移动电话普及率61.85%相比,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仅为25.77%,还是显得过低。更有多家市场调查公司预期,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将增加到5.5亿左右,手机网民数量约2亿,活跃的手机上网用户约7000万左右。那么,我们不难想象未来互动短信市场一定会大有可为,关键的问题是:在孕育了巨大商机的移动营销领域,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