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技术上没有优势,可以把手机的外形和个性化做的好一些,价格好没有优势,可以宣传的多一点。一直以来国内厂商都是运用这种经营模式在运作,诚然国内厂商更了解中国人更喜欢什么,更需要什么,所以和弦,来电防火墙,钻石,双彩屏这些都是国内厂商最先运用于手机的,也曾经创造过外形漂亮的不能再漂亮的机型。然而曾经美丽的一蹋糊涂的TCL3188 也不过只是流行一时,而其貌不扬的西门子6688 却成为手机上永远的经典。
在广告宣传上,国内厂商更是不遗余力,花大钱投入到宣传当中,请大牌代言,做媒体广告等等。广告宣传在一定程度也能起到作用的,不过用手机不是穿衣服,不是好看就行,也不是制造明星,不是炒得热就火。手机是电子产品是通讯工具,功能和质量是判断的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虽然也许会因宣传而爱上了某个手机,而当手机进入手里发现与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的时候,那么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这个款手机的信心了。从销量上说A236也算是一个宣传失败的产品,其上市的宣传攻势不可谓不强,请了TWINS代言,全国演唱助兴,但是手机上市伊始就降低价格,不能不说是销量低的一个表现。
那么国产手机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以上所说的种种弊病,从根本上由技术上的不足造成的,自己没有技术造不出来完整的手机,只能去贴别人的牌,贴别人的牌没有别人的质量功能好,也就只能用改造个性化,创造美丽外形,加大宣传来解决,就是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使得中国的大半手机被外国人的品牌所占据,痛定思痛,也是老生长谈,对于眼前利益是不是可以少看得轻一点,多投入一点到研发上,NOKIA MOTO这二个老大哪年不是到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用来投入研发的。2G 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后面,也许现在说2G的研发也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信产部已经明显表示让中国在08奥运前用上3G,那么07年发牌应该是最后的期限,还有可能更早。2G已经进入死亡期了。对于即将迎来的新兴的3G 中国并没有走在世界的后面,世界上最小的0.13微米的3g芯片是中国造出来的。多家企业很早就注重3G系统终端和网络终端的研发,但是一个行业的兴起并不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努力就可以的,那需要行业入所有企业的同力同心,核心技术的掌握,质量和功能和自主性的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就上来了!
3G芯片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竞争,存在着市场必然就存在着竞争,目前国内共有50多家生产手机的企业,而且还有很多正在等待信产部的牌照,手机企业会越来越多。资本主义有句话叫,竞争产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产生垄断,当然在我们的社会主义下,这句话是不适用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中国的手机企业很多,但是其总量却相对很小。而且好此多数的企业分享如此小的资源那么实力就更小了。所以我认为国产企业的兼并联合是一条可行之路,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发现了这一点,近期的侨兴收购CECT就是一大实证。通过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来扩充企业自身的实力,形成一整套自有的产业链,以及明确的分工,做芯片的就做芯片做外壳的就做外壳,分工变细了,产品的质量也就可以相应的提高,实力的增长了有就有能力兼顾研发和销售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售后服务体系,仍然以OKWAP为例,这个新兴的品牌现现在的售后服务体系很不完善,中等以下的城市就很难找到客户服务中心或者特约维修中心了,而中国中小城市才是中国最大的市场,使用国机的人也最多。所以加紧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产手机的出现的质量问题比较多,客户服务的更应该大规模的开展,虽然我们不能提供给您最好的产口,但是我们能给您最好的服务,这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好办法之一。
也许一次试机所能得到的东西不多,所能对国机的了解不太多,但是一直以来我都对国机恨铁不成钢。希望国机可以好好的发展起来 能够把中国人的市场占起来,能够再现国产家电的辉煌,就像长虹,海尔等让三洋,松下等品牌淡出中国一样,有一天,诺基亚,MOTO 也会让中国手机挤出中国!
海尔冰箱,中国造! XX手机 中国造?!!
试机结束了,我很荣幸能在这二十多天里,试用一款国产品牌的手机!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