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和UIQ
Symbian OS是由手机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松下、三星、西门子五大巨头与Pison联合起来为了抵挡微软的进攻而成立的一个公司,专门开发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 OS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提供了灵活的用户界面(Use interface UI),目前基于Symbian的用户界面有很多,主要是Series 60,Series 90以及UIQ,这其中从功能上来说UIQ作为强大,同时这也是更加贴近智能手机范畴的系统。这种UI我们都可以理解为Symbian之上的Shell,它对Symbian的界面进行不同的“包装”,同时增加了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UIQ界面的开发由UIQ Technolgy(UIQ技术)公司开发。
UIQ科技成立于1999年,是Symbian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9月发布了UIQ 1.0(基于Symbian OS v6.0)、2002年3月,发布UIQ 2.0这是基于Symbian OS 7.0的系统,相比原来的UIQ有了本质的区别,支持了更多的功能和特效,并且开始提供对Internet浏览和MMS等的支持。在2003年2月,UIQ 2.0的升级版本UIQ 2.1发布了,提供了更为完整的用户主题界面和SIM卡管理,支持Java MIDP 2.0和SyncML服务。2005年2月,UIQ科技又发布了最新的UIQ 3.0,UIQ 3.0基于Symbian OS v9进行开发,新的Symbian UIQ 3.0系统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华丽的界面,不过基于UIQ 3.0系统的手机将于9月以后才能面世。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或者说拥有量最大的UIQ系统手机还是基于UIQ 2.0/2.1的产品,目前一共拥有10款这样的机器,它们分别是:索尼爱立信的P802/P908/P910、明基的P30/P31、摩托罗拉的A920/A925/A1000/A1010以及华宇的U300,下面就针对这几款产品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先头部队--索尼爱立信P802c
作为全球第一款搭载Symbian UIQ 2.0操作系统的手机,索尼爱立信P802c从推出的那一刻开始就受到了太多的瞩目,在当时一个小小的手机可整合了数码相机(其实就是摄像头,那个时候的宣传卖点)、PDA(在当时这么小巧的手写手机确实非常少见,况且其支持众多的商务应用软件)、MMS(MMS在当时还是起步阶段)以及无限的游戏扩展等全面功能确实让人觉得这个高贵的产品可以带来的好处。
在当时UIQ 2.0华丽的界面以及方便的操作性远胜当时诺基亚的7650用的Series 60界面,而且支持全屏手写功能也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体贴的使用方法,加上整合传统的拨号键又让那些不习惯用触控笔的用户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使用方式可以全面的适应所有用户。在P802c推出的一段时间之内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即使P802c在当年的售价高达7000元人民币,依旧不少用户趋之若鹜,以购买到这款产品而感到骄傲。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P802c已经觉得有些过时,但很多配置确立了今后UIQ手机的功能范例,诸如:全屏手写、支持208x320的分辩率、红外+蓝牙+USB通讯模式、外部存储卡扩展等。现在再想想来,当时也确实鲜有与其匹敌的产品,因此最终产品大获成功。不过从去年开始索尼爱立信已经停止了这款产品的开发,目前极个别市场还有这款产品的翻新机卖,因此已经不存在什么推荐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