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呢,我是考虑入一只smart phone的智能手机的,后来想想,以前一直玩S60,现在对玩智能手机软件DIY的兴趣好象已经越来越淡了。再说现在的智能手机的硬件、摄象头和多媒体都不是很令人满意。综合考虑,还是决定买了索爱的K750。二百万像素摄象头自动对焦、内置FM和MP3播放、MSD扩充、蓝牙红外USB齐备,虽然不是智能手机,但整体设计还蛮对偶胃口的。造型也比较商务化,蛮稳重的,不错。
K750是双面设计,正面是稳重的手机造型,而背面则是类似T系列的数码相机造型,颇有几分姿色。可惜的是上面的不是闪光灯而是高亮度的补光灯,也就是说弱光下拍摄会比较苦手。毕竟闪光灯可是个很有讲究的光源,不单单是发点光把拍摄对象照亮那么简单的。鉴于K750只是只手机,也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偶买的机器是欧版的,全英文,看英文菜单倒无所谓,关键是电话簿和短信里也看不到中文了,还是很不方便的。为了能完美地显示中文,必须将K750i刷机,本来只打算刷国内行货K750c的firmware就行了,后来听说用W800c的firmware,通话音量可以大一点,偶觉得自己是有点点弱听的,经常会听不清楚手机方的通话,固定电话的倒还好。想想如果能让通话音量大一点倒是不错,于是就索性刷了W800c的软件。所以现在看到的照片的exif都会显示W800c了。呵呵,这就是现在流行的K750版W800c啦~
偶是准摄影爱好者,买过三只相机,现在在用NIKON的单反,买750也是看中它不俗的拍摄功能,可以作为随身的小备机使用。而且750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照片都是有exif信息的,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相机的工作习惯,从而摸清规律,拍出更好的照片。其它手机的摄象头没有这些,就真的是眼前一摸黑,只能乱拍了。
试拍了一些照片,有一天正好碰到雨天,室外光线算比较弱的,室内也不是特别亮。根据参数所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光线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750会将光圈开到最大,即f/2.8,然后将快门速度保持在1/20到1/50,再将ISO做相应的调整。可以看出在弱光下750是通过使用自动ISO来保证安全快门的,750的最高ISO可到800,虽然这时的画面噪音极严重,但至少人物是清楚的,比起拍来拍去都是低快门的模糊照片,这样的设计更合理。
对于750的高ISO,我大致的感觉是ISO 800虽然噪音很重,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用NeatImage降噪再resize,用于网络还是可以的。
摄影者习惯上会认为半按快门以后会锁定AF和AE,那750是不是这样呢?(AF:自动对焦;AE:自动曝光)我做了一个测试,对着暗处半按快门,再移到亮处全按下快门,发现照片并不过曝,这说明750的半按快门其实只锁定AF,并不锁定曝光组合,也就是说750是不停地在测光的。虽说这是限制了拍摄者的创作自由,但为了更多的一般用户,这样的设计也是无可厚非的。
上面这张就是我试拍后的照片,当然,后期做了一定的处理。
从照片素质来看,750的拍照能力在目前的手机中应属上乘,但比起现在的低端DC还是颇有不足。感觉下来,跟以前用过的U20倒是差不多,一样是小小的定焦镜头,一样是全自动相机,连镜头盖都有几分相似。U20强在有内置闪光灯,夜里也可拍摄,750则可以拍摄有声视频,自定白平衡。看来以前卖掉U20还是很明智的,现在的手机摄象头基本已经可以取代这个层次的DC喽~
再就750的整体设计说一点粗浅的看法吧。
首先要赞750的做工,可说是相~~~当~~~精细,每个键的设计,外壳的手感,屏幕色彩的优秀、屏幕玻璃的光滑,都给人以非常稳重又大气的感觉,自我感觉是十分适合我这个年龄层的上班族。
DC功能不受键盘锁的限制,即使键盘是锁住的,只要一打开镜头盖,立刻进入拍摄状态。这个设计的确很聪明,赞一个。
很多人说拍照的快门声不可消除,但偶手上的这个版本的firmware则在静音状态下可以完全没有声音地拍摄,除了打开镜头盖时快门键会闪烁一下以外,对焦、按快门都是完全无声的,这可真是太赞了,嘿嘿。
拍好的照片还可以在照片DJ里进行处理,可以给人画胡子啦,戴帽子啦,加相框啦,变效果啦,蛮有可玩性的,可以用来搞笑。
除了照片DJ外,还有一个影片DJ的功能也很好玩,750可以拍摄不限时短片,利用影片DJ功能,可以在影片上加字、配乐、切图,做一段自己的个性影片,相信这样的功能在爱玩的学生群体里一定很受欢迎了。另外在拍摄视频时是可以进行数码变焦的,鉴于本身750所支持的3GP影片的分辨率就很低(仅176*144),而且质量较差,变焦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质量的下降,所以这个变焦倒还是挺好用的~
屏幕亮度超亮的,虽然很艳丽但一来费电二来看久了刺眼,没办法我只好把亮度调到最低,这才感觉柔和些,比较养眼。
软件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有百分比方式的电池余量显示,这个比NOKIA好,NOKIA就算是S60机也只显示几格几格,只有动用一些第三方软件才能看到百分比。750直接在待机时按音量键就能看到剩余电量的具体值了,感觉很爽。不过似乎也使电池显得很不经用的样子,因为不像看格子,一天可能都不动一格,现在往往是过一会儿一看就会发现电量又下降了1%到2%,给人一种电池用起来很快的错觉,其实是一样啦。
短信回复比S60聪明了点,以前用S60,经常收到朋友的彩信,如果直接回复,那回复也是个彩信,可我没几句话要回,也没图片什么的要传给人家,用彩信无疑就比较浪费了。如果想换用文本短信回复,就不得不重新写一条新的短信才行了。这点上,750做得很好,回复时会提示选择回复的短信类型,对我来说,这个设计很有用。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750的耳机设计得有点弱,NOKIA的手机在听收音机时可以按一下耳机上的键跳到下一个设定的频道,而750就永远只能用来接听电话,这点是不如NOKIA设计得好。
摇杆总让人感觉不太牢靠,键的感觉很硬,键程较短,按起来比较费劲。打短信比较费大拇指!
然后对750的USB接口,我很表怀疑,感觉速度很慢,不像是USB 2.0,很可能只是1.1的,拷100M的歌竟然需要5到8分钟,比PSP慢多了!
快门键跟DC一样,支持半按操作,但全按下则需要比较大的力气,很容易造成机器的震动。快门时滞也很长,估计有一秒以上,有时候按了半天,发现还是没按下去,真是浪费表情。
背后的镜头盖的设计很好,但阻尼感不够,滑开关上都觉得有点涩。还有就是镜头盖上没有防滑条,不能像用DC那样按住镜头盖利用阻力滑开。之所以没有这么设计估计是为了防止在口袋里因为阻力而误开吧,也有道理吧,不过现在要打开镜头盖就得多用点力了。或者用指甲抠开?那个就很不雅观乐~
后背的电池盖是让我觉得最不满的,明显有点松软,按键盘时是很需要背部有稳定的支撑感的,而握750时,大拇指在键盘上,食指扣在镜头盖上,其余三个手指在电池盖上,而镜头盖和电池盖都不是很牢靠很敢用力捏的地方,完全没有给人握持的稳定感!更不可思议的是电池盖跟机身之间竟然有一个还蛮宽的缝隙,这太不像话了!一个做工这么精细的手机,竟然在这种地方打马虎眼,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啊。
软件方面呢,一直听说SE的机慢,都不明白是怎样慢法,现在总算切身体验了。以前的SE机可能是因为硬件的限制,使得速度较慢,到了750这个时代,慢的感觉可能大多来自于设计上的问题了。
一般操作的速度还算可以的,要说慢也真有几慢。
一是菜单慢,其实菜单显示出来并不慢,慢是慢在菜单切换时的动态效果,竖式列表菜单有个向下弹出的动态效果,九宫格主菜单也有个向外放射的动态效果。好看是好看,但看多了也没感觉了,还不如直接显示来得爽气!
二是短信输入法切换慢,要么进菜单去选择切换,要么长按#键选择切换,一个字,慢。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软件都喜欢用长按,其实长按是破坏输入节奏的罪魁祸首,本来噼里啪啦输起来很快的,一碰到长按,马上就像泄了气似的,超不爽。NOKIA的机器随时按#键就立刻可以在几个输入法之间切换,从节奏上讲,多按几下比长按来得爽快。
三是照片显示慢,对于750来说,拍照是很常用的功能,所以对这一点的感觉比较明显。大概是因为图片比较大,二百万像素的照片要在176*220的屏幕上显示,有明显的Loading时间,小沙漏很是翻了几个跟头,同样的照片,在PSP上则快很多。不过这样比也是不大厚道,呵呵。
电话簿的设计到底还是不如智能手机,一个人名下只能有5个电话号码,不能多加,不能改类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两个手机,那你只能把第二个手机号码设成固定电话什么的了。我是怎么碰到这个问题的呢,我打算加一个“公司”的联系人,而公司是用总机的,打过来到我的手机可能出现7、8个不同的电话号码,我希望能把这些号码都归在“公司”这个联系人名下,在S60系统里,一切都是动态的,我可以随便加,7个固定电话或者7个手机都归在一个联系人名下都可以,但在750里就不行,一个联系人只能放5个号码啊,而且我也不希望这些电话被显示成传真或者手机,那很怪,于是就只好又用上土办法,另加“公司二”、“公司三”来解决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机器只用了两天,很多东西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体验,不过初步感觉下来,750的2mp拍照、MP3、FM都很对我的胃口,造型亦很喜欢,只祈祷不要进太多灰,我就能快快乐乐地给它用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