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直对音乐的重放要求很高(器材设备当然是很多了),发烧的、影院的、多媒体的和汽车的音响等本人玩遍无数,也有在国内为数不多的人才拥有的研发测试平台。不过对于音乐手机的音响本人也才接触没多久,不过既然手机上拥有这样的功能,自然就要把它玩得有水平。最近查询资料时发现这论坛非常热闹,这非常符合我们发烧的理念:重在参与的乐趣,不在乎大家的阶梯之分,更在意乐趣的分享,所以在此我对大家非常的敬佩。
好了,转入正题。 33 的外放效果对于手机来说,我认为这已经是微型喇叭的极限效果了,中高频段的音色相当不错,穿透力相当好(我来解释一下音响发烧上穿透力的理解:小鸟鸣叫时声音不大,但人们很远的距离也能清晰听闻,这就是小鸟鸣叫声的穿透力很强),高频的分析力还是不错的,中频还原也较为清晰,但厚度一般般,人声的下段(专指人声的喉、咽的共鸣频段)还有很明显的音染,那是供喇叭工作中的共鸣腔室刚性不够所引致的共振杂音,对音乐的重放音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低频的还原只能用勉为其难来形容了,毕竟现代电声的科技也无法违背低频物理重放的基本原理。不过就这样,我认为已经很夸张了,因为在合理的均衡设置下(外放时,低频段调到倒数 2 ~ 3 格就可以了,否则对低频重放没有贡献,反而容易引致破音,即喇叭已经削顶失真了),最大音量时竟然没有破音的现象,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你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 33 的喇叭水准绝对是世界级的(想当年我们开发的 JBL 的苹果机电脑 1 英寸小喇叭也比 33 好不了太多,而 33 竟然是它的几分之一的发声面积和共鸣腔容积,厉害厉害!!)!!!!
33 外放的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吓唬别人(特别是 MM )和迎取高指标回头注视率的效果,真正要欣赏音乐的场合还是在使用耳机的时候。原配的 HS — 23 耳机,中高频的分析力一般,中频有压缩现象,低频的量感还可以,但层次很差,整体感觉就是普通 MP3 的中等效果。按我以往的经验,这主要是耳机造的孽。立马找来原装 AD — 49 转接线(海印的批发价 40 元,带来电接听功能键),接上本人十年前 SONY CD 随身听的原配耳机。中高频非常开扬、通透,空间感明显,中频的厚度大大改善,低频的层次相当丰富,大提琴的质感表现已经 OK ,音场的再现能力已可收货,小提琴的质感还原完全超越 iPod 的效果,只是低频的量感和超低段的表现欠佳,估计是播放软件的低频处理还不够理想。但整体表现本人完全对音乐手机的数码音质处理有了相当的认可,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向大家说:我们 33 的音乐重放能力是很棒的,但为什么还有人表示怀疑呢?
还是回到我们发烧界的经验中去找答案。一套音响系统的重放好坏,处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硬件、音源、播放系统和线材。 33 的硬件配置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准,所以要获取好的音质,必须配置一付高素质的耳机(一定要 16 欧姆左右的),转换器的线材和插口质量一定要过关(所以必须锁定原装正货,本人对比过流货,音质比 HS — 23 差,音量小),还有就是要选择好的音源,手机上配送的音乐效果就很差,没高没低的。本人常年花费大量时间用专业音轨拾取软件读取 CD 音源,制作出的音乐文件( WAV 格式)很大,一般在 30 ~ 70M 之间,占用内存相当大,但刻录后的效果完全达到原 CD 的九成以上(只是超低和超高有部分损失),对于绝大部分人( 98 %)来说,已经无法分辨了(但这是建立在 4 倍低速以下拾取和刻录的时间代价下)。我用 PC 套件的查看多媒体功能成功将原 WAV 文件转换成 AAC 格式文件,音质效果与原 WAV 文件差不多(惊喜!!),但文件大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音乐文件的选取还是要付出大量的劳动,正如发烧的行话:一分钱,一分货。
以上是这几天对 33 的音乐表现的初步评价,因为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找软件、工具、游戏、图片等,来日方长,以后大家坛子里见面的机会多的是,慢慢聊吧。希望大家能把你们的体会多表达出来,音乐的鉴赏能力就是在通过对音乐感受的表达当中去提高的,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