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入手 6290 已经 10 天了,其实入手 6290 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手里用了两年的 6630 ,总有一种廉颇老矣的感觉……此时 6290 横空出世,而且上市价格确实有几分惊喜(呵呵~惊喜~~),所以一上市便入手了。顺便说说我的智能手机之路,也很简单: 3650 - 6630 - 6290 , S60 v1 、 v2 and v3 ……
二、外观
老实说, 6290 的外形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能吸引人的,当时和 N75 摆在一起时,心想:这丫怎么长成这样~~后来慢慢的才体会出他的简约而不简单~。用过了几部直板手机(包括黑白屏的 8250 5510 )后,一直想换款折叠机,当年曾一度迷恋上 N71 ,但却失望而归。简单的翻盖造型,没有过多的修饰,就正如在同时上市的四款 S60 中,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沉稳而低调。外屏上三个按键巧妙的与镀铬材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配合黑色钢琴漆给人大气的感觉,后盖的橡胶材料带来了很好的手感,扬声器外金属网很精致,只是觉得黑色的 IR 接口显得有点不协调。经过几年的发展,诺机的翻盖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翻开后很严实,只是翻盖手感一般,合盖后会有细微的松动。
三、屏幕
第一次看见他的内屏,可以用“惊艳”来形用, 2.2 英寸 QVGA 16M 色可以堪称完美,只是默认主题颜色比较单一,如果换成其他鲜艳的主题,惊艳的程度更甚~~对于内屏无需过多的评价。有人也许会挑剔 2.2’ 太小,个人认为 2.2’ 介于 2.0’ 和 2.4’(2.6’ 就不说了 ) 之间,细腻度和感官效果达到了平衡,和 QVGA 是最好的搭配。
对于外屏可以直接进入音乐播放器、收音机和阅读短信无疑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但这里还是要弹一下这个诺记号称 1.4’( 实测 1.35’)26 万色 128 × 160 的外屏,亮度不足,颜色还原不够鲜艳,和 6630 的 56K 比起来也处于下风,充其量只有 4096 色而已。其实外屏也有它的苦衷, 6290 的内外屏是用统一组背光灯的,为保证内屏的效果,而外屏却被放在了单面导光纸的背面。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在强光(太阳光)下,背景灯关闭后内屏是什么也看不到的,而外屏却是外光越亮越清楚的。
四、系统
Symbian OS 9.2 Series 60 v3.0FP1 ,得益于新版系统和高频 CPU 和大容量运行内存,上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快,基本上就是一点就开没有延迟,比起 6630 来真的快很多( 廉颇真的老矣~~)。新系统作了一些更人性化的更新,没看什么书就可以完全上手了,这里也不作详谈。
软件方面第三版的软件逐渐丰富起来了,而 6290 的兼容行也很好, N73 的大部分软件都可以完美兼容。笔者只装了十几个常用的软件(不再像以前年轻时那样有用没有用的都往 JJ 里塞了 ^_^ ),系统稳定,没有重启或死机现象,只是有一次进入播放器时播放器无响应,长按菜单+ C 无法退出,用进程管理也无法关闭,只好重启。
五、音效
音乐效果方面 6290 与 N76 、 5700XM 硬件配置方面应为同一水平( N95 就不敢说了)。因为这个是很主观的东西,所以这里使用了 kenwood 公司的 VA - 2230 音频分析仪对 6290 的耳机输出作了一次测试分析,用自带的播放器,默认音效,音量开到最大是 6290 的信噪比是 66.8dB ,有兴趣的可以和市面上的 MP3 作比较(提醒一下,很多 MP3 公布的信噪比都是有水分的)。有时间的话会再发一份详细的音频测试报告(包括:信噪比,分离度,频响特性,最大失真,声道不平衡度,最大输出功率)出来以供参考。
六、照像
个人认为照像功能对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来说只是一个附加功能(鸡肋~~),没必要把照像功能看得太重, N95 的成像能力也比不过市面上 1k+ RMB 的专业 DC吧 ,所以……
CMOS 的优缺点想必大家都明白, 6290 的成像水平与诺记其他 200W 的持平,无 AF ,无认证,所以一句话:一般。最后贴一张 6290 拍的 VA - 2230 音频分析仪,算是堵住某些人的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