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里,基本可以称作是鼠标键盘及触控设备的时代。在PC领域,鼠标的诞生可谓是让人机交互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作为图形计算机操作中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鼠标的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从最开始的机械式滚轮鼠标到今天广泛使用的光电鼠标,提升识别灵敏度的同时,鼠标所能实现的功能也并非是简单的点击选择,而是逐渐衍变成为了一种方便的手势控制。
手势操作在移动领域的发展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诞生之前,传统计算机是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设备之一。和冰冷的敲击键盘不同,鼠标操作更符合人们常用的手势习惯。在鼠标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使用Windows,最直接的体现应该就是箭头的定位更加精准。同时在日常的复制、粘贴、移动文档、浏览网页等功能中,鼠标的存在也大大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便捷程度。
鼠标的功能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手势操作
鼠标的种类多种多样,这也正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手势操作的认可和依赖。除了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手感的操作外,在功能上也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了区分。游戏鼠标的出现就是人们对于追求高灵敏度的一个体现。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的使用鼠标,无线鼠标的出现也弥补了传统鼠标的不足,增加了鼠标手势的使用范围。
移动设备中触控技术的普及
当鼠标手势在PC领域独占鳌头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触控技术的出现却抢走了鼠标不少风头。和传统的PC相比,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拥有更好的便携性,在功能上也丝毫没有落后,上网、多媒体、拍照、游戏娱乐都可以完美实现。相比之下,触控技术更具优势的是,它们进一步增加了人机交互时的亲密度,我们可以通过手指和屏幕进行交流。
iPad中的多点触控操作
谈到手机中的手势操作,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苹果公司的产品。iPhone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手势操作的概念,这也是它成功的一个关键。多点触控技术的普及让人们可以轻松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例如在浏览网页时,可以通过双指缩放网页大小。在相册浏览中,我们可以通过滑动手指的方式切换照片,相比之前的手机按键操作要方便的多。
WebOS系统可以让手势操作最大化发挥优势
手势操作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势本身,一种是操作对象本身。可以说所有的手势都是在对一个对象或全局发出指令。在单点触控发展到一定瓶颈之后,多点触控的出现进一步弥补了单点触控的劣势,让输入过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随着多点触控设备的不断发展,手势操作也在更多移动操作系统中普及,同时也变的愈加的多样化,无论是在传统的操作中还是在游戏中都可以察觉到这种变化。
摄像头捕捉手势崭露头角
当然,手势操作的未来不会仅限于此,一种全新的空间手势操作正在兴起。在微软的Kinect设备中,这种空间手势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空间手势技术所使用的原理也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摄像头来捕捉人物的动作,或是通过手套等特殊工具实现不同的手势识别。不仅可以实现简单的2D操作,而且也能完成一些复杂的3D动作。例如游戏操作、建筑模型设计等。
微软Kinect游戏设备对3D动作的识别
这种操作相对于之前提到的鼠标以及触控技术不同,它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空间的技术,可以让你摆脱鼠标键盘的束缚。未来无论是切换界面内容或是打开、关闭文件夹,我们都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动作的方式来实现。不过目前这种技术并没有过多的商业化。相反它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过度疲劳后形成的后遗症等等。
通过手套感应手势动作
总结:
无论是计算机领域的鼠标或是移动设备中的触控技术,乃至未来的空间手势的发展,都表明了人们对于手势操作的重视。在工作中,完善的手势操作可以帮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节省更多的时间。在娱乐中,手势操作可以让我们着实体验一把体感游戏的乐趣。其实笔者认为,未来手势操作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现有的技术将会继续存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空间技术的普及将会指日可待。